
登山变像——聚焦耶稣,为神所用
从基督生平来看,登山变像异常重要,符类福音重复记载(参考马太福音17:1—8,马可福音9:2-8,路加福音9:28-36)。
圣经记载,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出现同耶稣说话,而后,摩西、以利亚消失,在包围的云彩中,有声音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他。”旧约中相当多场景讲到上帝荣耀同在的时候,都提到云彩与荣光。在出埃及记40章,会幕建造完毕时候,有云彩和荣光;所罗门建造圣殿,要献殿的时候有云彩与荣光。云彩与荣光似乎是一个记号,描述上帝的同在。在这荣耀的场景中,见证了耶稣就是上帝所膏立的君王。
这么荣耀的时刻,门徒是否明白呢?从彼得的回应中,我们看到门徒并不明白。彼得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从圣经神学看,摩西是律法的代表,以利亚是先知的代表,耶稣正是摩西、以利亚所仰望的,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绝非彼得所认为的“平分秋色”;从救恩历史看,已经知道耶稣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的彼得,依然期待耶稣不要走上十字架,原来此时的门徒,依旧期待的是政治性的弥赛亚,他们不明白耶稣的去世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上帝全能的救赎展现在人类历史的眼前,真正的荣耀是在耶稣的去世、舍身流血、钉十字架当中展现出来。
福音书用两个画面描述了下山之后的门徒。一个画面是门徒汲汲营营的盘算着地上的权位。耶稣说,他要走上十字架的道路,而此时门徒却关心的是,如果耶稣不在了,那谁是接班人,谁是老大。雅各、约翰两兄弟竟厚然无耻的找来母亲游说耶稣,要包揽耶稣宝座的左右。他们对属世投注太多热情,对更重要、更深远属灵的事反倒兴趣淡淡,表现的如此冷漠,在登山变像这荣耀的时刻,他们竟“都打盹了”。今天的我们是否也像当时的门徒一样,在地位权利的私欲中迷失自己,忘记自己的身份?
另一个画面是他们遇见那被哑巴鬼附着的癫痫病人却又束手无策。那病人的父亲向耶稣感叹道: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路9:40)今天的我们是否一味为自己忙碌,却在世界或周围的人需要帮助时,完全无能为力呢?
愿我们“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将眼光聚焦耶稣,为神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