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教会要走群众路线——何介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宗教领域的具体体现。有一点历史观的人,大多接受这样一个观点: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一个历史规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口号之一就是信徒皆祭司,这话直接把以教宗为首的宗教权贵阶层从神坛拉了下来,继而形成了新的基督教教会模式——新教。这是宗教改革,也是社会改革,改变了社会结构,重组了社会权力,社会主导权从教皇转移到国王,本质上是宗教改革名义下的社会改革。宗教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最终决定因素是欧洲的广大信众脱离了教皇,站在国王一边。这也说明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可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五四运动”给中国送来了两位先生,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其源自希腊语,字面意思是“人民统治”或“大众统治”。这与我们传统概念上的民主——为民作主,有很大的差异。所谓群众路线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信教群众也是群众,这群众性在教会管理层面的体现就是民主办教,说白了,就是让信众参与教会管理,教会要接受信众监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信徒增加,教堂增加,教职人员增加,用圣经的话说,神的道越来越兴旺。与之相伴相随的是形成了一个教会的权贵阶层,他们在教会内有足够的话语权,教会的钱财、人事、讲台等掌握在这些极少数人手里。我并不是要抹杀所有的人,事实上,也有不少人即使有权也不谋私,认真听取合理意见建议,心中想着信众,凡事规规矩矩按次序行,权力为教会所用,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我们当然要敬重。但我们不能否定,不少教会,包括教会组织、教会堂所,有不民主现象,一个人说了算、一家人说了算、一小伙人说了算、个人权力超越教会制度、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丑恶现象。我劝大家丢掉幻想,不要把崇俭戒奢、教风建设期待在这样的人能悔改的基础上。我支持大家该举报就举报,该曝光就曝光。有些所谓的牧者,官僚思想极其严重,一旦有点权力,就目空一切,把履历当作功劳簿,把履职当作贡献,施恩惠。认为信徒照顾牧者是当然的事,把他责任所在当作个人势力范围,官僚派头十足,对同事,对信徒,颐指气使。讲的满口都是舍己爱人,仁义道德,行的大多是自私自利,投机钻营,玷污上帝的道。他用自己的行为完整诠释了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法利赛人。我看有些人用“世俗”两个字不足以形容,需要升级,不知道“江湖”这词能不能准确表述。我们民主办教,不是金喇叭模式——有钱有势的人说了算;不是和稀泥模式——乱说乱做,论而不决,只求表面应付,不求实质解决,得过且过。教会凡事都要有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制度依据、神学依据,中国基督教要健康传承,我理解的健康,就是教会既保持完好的基本信仰,又自然地融入当代社会,使得信者得到信仰的满足,正向的动力和愉悦的人生,而不是负面的挣扎与彷徨,乃至失望而远离。我们牧者是当代祭司,祭司在原文是“造桥的人”,使得人可以经过桥梁来到上帝面前。这给予我们传道人极高的宗教地位与极大的宗教使命。我们原是要做成上帝的工,祝福世人,有着天使般的光环。党和政府一贯强调,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假如因着我们丑恶的行事为人而被信徒唾弃,这桥梁与纽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自绝于信众,自绝于社会。说到底,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要担负起牧者的责任,行事为人要与蒙召的恩相称。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要彰显教会性,敢于学像保罗:活着就是基督。我们要真正相信我们的信徒,依靠我们的信徒,服务我们的信徒。(2024年11月21日,在苏州基督教“民主办教”神学论文交流会上的讲话)
-
推进民主办教的教理基础——朴志明
[内容提要] 推进民主办教的教理基础和内在逻辑深植于基督教教义之中。人性尊严、集体智慧、权力与责任的教义理解、人人皆祭司的观念、公正与和平的追求,都是民主办教理念的核心。[关键词] 民主办教 人性尊严 集体智慧 权力与责任 人人皆祭司 公正与和平 引言传统的教会管理模式在多元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与变革。民主办教的运作思路,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探索。充分支持实行民主办教,是基督教深厚的教理基础。有关人性尊严、集体智慧、权力与责任、每个人都是祭司的教义,以及圣经中关于正义与和平的教义,都为民主办教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一.人性尊严与自由意志《圣经》的教导强调人性的尊严和自由意志。《创世纪》第1章27节指出:“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男造女。” 这说明,人类个体在创造时就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尊严。所以,人类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有尊严的,是不容忽视的。由于上帝赋予人类的自由意志,又把这种尊严进一步具象化了。而民主办教的重要基础,恰恰在于人类能够通过自由意志在善与恶之间作出抉择,也能够对神的呼召作出自由的回应,参与到神的创造与救赎之中。每一位信徒的独特尊严与自由意志,都意味着在教会的治理中,应该有一种参与权。每一位信众的心声都极其珍贵,每一位信众的意见都需要被尊重。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2章中提到教会是基督之体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而每一位信徒都是基督之体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只有全教会信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带来教会治理的健康模式。而民主办教正是通过这种制度化的教义,来保证教会的多样化和参与性。二.集体智慧与圣灵的引导在基督教信仰中,圣灵的指引被认为是教会在生活和决定教会事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基督徒相信圣灵不只是上帝的灵,也是信徒沟通的桥梁,更是成为信徒的指引。耶稣在《约翰福音》第16章13节中指出,圣灵会把信徒引向一切真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 这是强调圣灵在教会中的作用,并提供集体议事决策的指引。教会的决定不仅仅是理性的产物,它更多地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在圣灵的指引下。在教会的讨论与决策过程中,圣灵的工作方法很多:可能是把整个教会引向真理,通过集体祈祷和默想,或通过各种意见的交流,通过某种成员的直觉或洞察来实现。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集体智慧体现的是圣灵的启发和指导,而不是单独个人的见解或天赋。这种信仰依赖于民主办教的内在逻辑,依赖于圣灵在进行指引。民主治理模式通过鼓励全体信众的参与来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使圣灵通过各种声音和意见来引导教会。在集体讨论中,每个成员通过多种意见的汇集,共同组成教会的集体智慧,他们有独到的经验、洞察和恩赐加入。民主办教通过多种意见汇集,可以更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决策片面或偏激。神圣的指导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指针,它往往是多种方式的反映。在多元化的观点和意见中,圣神的声音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会可以综合这些不同的意见,通过民主的机制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决策智慧。三.权力与责任的教义理解在基督教教义中,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深刻的神学意义,尤其在耶稣的教导中,这种关系被清晰地描绘出来。在《马可福音》10章42-45节,耶稣与门徒讨论权力和领导的本质,祂指出:“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也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 这一教导彻底颠覆了世俗社会中常见的权力观念,在这里,耶稣将权力的本质从掌控和支配转向服务与奉献。这种“仆人领导”的理念成为了教会治理的重要原则之一。领导者的权威不是用来压制他人的,而是用来提升和造福群体的。正如耶稣自己所示范的那样,祂并不是以君王的身份来统治,而是以仆人的身份来服侍。 民主办教强调教会的领导者不能仅凭个人意志行事,而应在教会内倾听并尊重全体信众的心声。教会领袖的首要职责是为教会的整体利益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或少数人的权位服务。民主办教保证了用权以服务为本,以责任为本,不以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四.人人皆祭司的教义在《彼得前书》第2章9节中提到了“信徒皆祭司”的教义。“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 在此,“信徒皆祭司”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它也是赋予每个信徒神圣的职责。意思是说,在上帝面前,每个信徒都有直接的接触和沟通,没有任何中介或特定的宗教职务。每个人都是被上帝拣选拣出来的子民,他们都有着像祭司一样的身份和使命。从这一教义出发,民主办教的理念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延伸。民主办教把“信徒皆祭司”这一教义具体化,在教会生活中成为每个信徒都享有平等的参与权,民主办教的宗旨就是“信徒皆祭司”。教会既承认每个信徒的神圣身份,又保证作为“祭司”的身份,既通过赋予全体信徒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使每个信徒都能切实履行职责。五.教会的公正与和平先知弥迦在《弥迦书》第6章8节中,指出了上帝的期待:“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教会的使命之一是见证上帝的正义与和平,在那仍存在不公与冲突的世界里。这既是教会的职责所在,也是教会存在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民主办教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之路。民主办教的宗旨是:通过平等而公开的程序,既保证教会在治理中的和平,又在各样决策过程中做到公正。公正是指不受权力、地位的制约或者其它世俗因素,所以每个信众的意见与利益的对待应该是平等公平的。民主办教保证人人参与到教会的治理当中来,因为民主所赋予信众的是平等话语权和决策权。在这种平等参与的环境下,信众在维护教会内部和平与团结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一致和相互尊重的共识。结语推进民主办教的教理基础和内在逻辑深植于基督教教义之中。人性尊严、集体智慧、权力与责任的教义理解、人人皆祭司的观念、公正与和平的追求,以及基督的爱与团结,都是民主办教理念的核心。通过民主的方式管理教会,不仅能够确保教会治理符合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还能促进教会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履行上帝赋予的使命。
-
浅谈新时代中的民主办教——苗建林
[内容摘要]实行民主管理不仅能更好地促进教会的健康传承与发展,也是教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道路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圣经出发,结合教会发展的历史及新时代的要求,粗浅分析教会民主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民主管理 教会 新时代 引 言家长式、教霸式的管理不仅会给教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严重阻碍教会的发展,更是与教会在新时代中坚持走中国化道路背道而驰。文章尝试从圣经出发,结合教会发展的历史及新时代的要求,粗浅分析教会民主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民主管理与独裁专制相对,是通过民主的形式,让广大群众一起参与管理,它是一种群众参与下的多数人管理多数人的管理。在教会整个历史中,民主管理始终伴随着教会的成长与发展。一、圣经中教会的民主管理关于教会的民主管理,不仅在新约圣经中屡见不鲜,在旧约圣经中也可看见它的影子。旧约圣经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他采纳岳父叶忒罗的建议,在百姓中设立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授权给他们分级管理百姓,摩西才得以从管理百姓的重担下解脱出来。(参出18:13-26)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与神立约之后,耶和华神不要摩西独自担当管理以色列百姓的重任,他吩咐摩西拣选七十位长老和他共同管理百姓。(参民11:16-17) 这些事件可以看作是教会民主管理的萌芽。新约圣经也有多处涉及教会的民主管理。《使徒行传》记载,为了选出一位使徒以填补卖主的犹大的空缺,使徒们先推选出两位候选人,然后用抽签的方式选出马提亚,使他与其他十一使徒同列。(参徒1:15-26)显然,这是一个民主选举的典型范例。随着初期教会人数不断增多,使徒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兼顾教会的牧养和行政事务,于是他们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七位执事,管理教会的后勤事务。(参徒6:1-6) 为了解决外邦人入教是否需要行割礼、守律法的争议,初期教会组织召开了著名的“耶路撒冷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最终形成决议。由此可见,无论是圣经的旧约时代,还是新约时代,民主管理在神子民的团体中都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展现,并且给当时的教会带来益处。二、教会历史中的民主管理在教会初期的三四百年里,教会的行政管理延续使徒时期的方式,设立长老、监督、执事,共同管理教会。教会派立的长老在会众多年的观察下,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训练,以充分证明其可靠性。每座城市会从众长老中特选一位做监督,组织协调众长老共同管理教会。公元4世纪,随着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罗马主教逐渐取得超越其他主教的权利和地位。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一套以罗马教宗为首领,主教、神父及助祭为主体,等级分明、集权专制的教阶体制。神职人员的选派完全掌控在主教手中,剥夺了信众参与选举及监督的权利。集权专制的教阶体制导致教会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信仰堕落。正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所说的:“权利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利倾向于绝对的腐败”。16世纪初,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教运动。改革成功的教会弃绝教皇制,脱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摒弃圣职人员与平信徒之间的差别,进而使平信徒重新有机会参与教会的管理,对教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民主管理在教会历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权专制很容易导致教会的腐败,而民主管理则能更好地促进教会的健康传承与发展。三、教会民主管理的意义(一)提高信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教会从信教群众中推选出信徒代表,赋予他们参与教会管理的权利,相互协商、共同决策教会的重大事务。这样让信徒觉得自己不只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教会的管理者,使徒对教会产生亲切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教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提高决策质量,降低决策风险教会通过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共同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能够汇聚更多的智慧和想法,有助于管理组织做出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决策,大大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反之,如果教会的事务只靠个人拍脑袋来决定,不仅会造成狭隘僵化的局面,而且大大增加决策失误的风险。(三)适应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在此大背景下,教会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依法依规,积极主动推进教会的民主管理。四、教会民主管理实践建议(一)建立管理制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教会想要做好民主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以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让教会从简单粗暴的“人管人”转变为系统规范的“制度管人”,这是教会开展民主管理的保障。因此,教会应积极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让教会的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及监督整个过程都得到制度的保障。(二)落实督查工作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若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最终会沦为挂在墙上的装饰品。对民主管理制度的执行不能仅仅依赖教会的自觉性,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督促与指导。因此,教会的上级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督查机制,制定督查计划,并严格落实相关督查工作。根据检查的结果,督查部门与教会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协助教会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跟踪督促教会彻底解决问题,最终使督查工作有效形成闭环。(三)接受群众监督在教会民主管理体系中,信教群众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参与者,他们对教会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因此,教会应当建立与信教群众之间沟通的渠道与机制。一方面,教会应按要求向信徒公告公示相关信息,如人事管理、财务收支、事工动向等;另一方面,教会也要积极接收信徒的反馈信息,广泛听取信徒合理化建议。在信教群众的监督下,教会的民主管理不但不会走样,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完善。结 语教会实行民主管理就是依照法律法规及教会规章制度,让信教群众参与教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教会实行民主管理有助于提高信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降低决策风险。新旧约圣经显明,民主管理得到圣经有力的支持;教会发展历史证明,民主管理能更好地促进教会的健康传承与发展。在新形势下,教会实行民主管理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教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教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道路的必然要求。
-
办好教会 ——试析丁光训主教关于民主办教的论述——谢晟昊
[内容提要] 1989年9月15日,丁光训主教发表了题为《今天我们向吴耀宗先生学习什么?》的讲话。在第三点中提出:“教会和教会所办事业都应当是民主精神的学校,要通过养成民主习惯来办好教会。”由此可见丁主教对于民主办教的肯定。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丁主教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以期为推进基督教健康传承之民主办教的再思考提供有效的资源、进路及方案。关键词:教会 丁光训 民主办教 宗教事务条例一、基督信仰中的民主萌芽基督教相信上帝为全人类之父,基督的救恩向一切人敞开,圣灵启发一切人的智慧,这里就存在了民主思想的萌芽。(一)“三位一体”教义中的民主萌芽东西方教会为对抗早期基督教神格唯一论和三神论的异端,以奥利金(Origen)为代表的东方教父主张“内在三一”(Immanent Trinity)的神学进路,以德尔图良(Tertullian)为代表的西方教父则形成了“经世三一”(Economic Trinity)的神学传统。“经世”的表述方式不同于“内在”描述上帝本身的内在本质和属性,而是侧重于上帝本质和属性在历史中的展现。神根据他的救赎计划,在救赎历史的不同阶段显出位格性的分别。丁主教在这段关于民主办教的论述之初就强调了“三一”这一神学的核心教义,说明各样的神学阐释和理解一定是以“三一”为基础。在丁主教本人的神学阐释中,“爱”是其构建三一神观的核心议题,这也是串联其三一神学中“经世”与“内在”的关键。父是爱的本体,突显为创造和拣选的行动,制定神圣的计划(弗1:3-6);子是爱的见证,突显为牺牲和救赎的行动,借着道成肉身、钉死、复活和升天,完成父所制定的神圣计划(约1:14,8:28);而圣灵则是爱的生命,将子所完成的应用在神的选民身上,成为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弗1:13-14)。丁主教用爱串联三一神整全的作为,这也为实际的教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进路,在三一神的分工中,各个位格在不同阶段中的侧重不同,但其救赎人类的终极计划始终是没有改变的。就如同今天的教会,各个团队、部门有其自身功能的偏重,但工作的目标都是在基督的爱中建造教会、服务信众、荣神益人。“用制度管理,在爱中建造”是今天教会推进具体工作亟待发展的方向。(二)“上帝是爱”观念中的民主萌芽“全人类”“一切人”这两个词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丁主教看待上帝救恩的神学观点,丁主教认为爱乃是上帝最为根本的属性,而这个属性已经在基督里清楚地彰示出来了。基督的爱普及万千,民主的萌芽也在此爱中生发。1、爱的普遍性与民主的基础丁主教强调“上帝是爱”,这一观点本身就蕴含着普遍性和包容性的思想。在基督信仰中,上帝的爱是广泛而无私的,它不分种族、国界、信仰,覆盖所有的生命。这种爱的普遍性为民主提供了基础,即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在民主社会中,人民主权、自由和平等是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正是基于对人的普遍尊重和爱的体现。2、爱的互动性与民主的实践丁光训主教认为上帝的爱是互动的,它不仅体现在上帝对人类的慈爱上,也体现在人类对上帝的爱和回应上。这种爱的互动性在民主社会中得到了生动地体现。民主绝不仅仅是抽离于教会之外的政治制度,在一些情况下,教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过程完全可以借鉴民主的原则,以促进更加公正、透明和负责任的管理。这种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正是信徒、同工对教会的爱的体现,也是民主实践的核心。二、宗教改革后的民主色彩经过宗教改革而出现的基督教新教,带有更多一点的民主色彩。(一)信仰自由与个人解读宗教改革后,新教抬高了《圣经》在基督信仰中的地位,鼓励信徒直接阅读并理解圣经,打破罗马天主教会对解释《圣经》的垄断,形成自己理解信仰的自由。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自由可以使信徒在真道上更加长大成熟,进而善尽信徒本分,与教牧传道配搭同工,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这种个人化的信仰方式,无疑增强了信徒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体现了民主精神的核心——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二)教会架构与民主管理宗教改革之后,信徒在信仰生活中的地位得以抬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信仰生活能够脱离教会,在新教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教会体制,分别是:主教制(Episcopacy)、长老制(Presbyterianism)以及公理制(Congregationalism)。其中最具民主色彩的教会体制就是公理制,即以各地各教堂为主体的自治教会体制。在《“后宗派”基督教可能吗?——中国基督教教会论》一文中,作者们特别提到: 中国基督教乃是在特别的处境中存在。从教会论的角度上来说,中国基督教会大多数沿袭了公理会的模式:教会的管理结构和决策的形成方式,这两者都是公理会的,尽管在他们的教会管理上长老会要素有着重要的位置。我们会发现新教在教会组织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教会管理的民主化。进入“后宗派”时期后,许多教会采用了公理制、长老制复合的管理方式,强调教会事务应由各个层级的共同参与决策。这种复合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信徒的参与度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教会威权式领袖和权贵式人物,为民主氛围的营造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丁主教所说的“带有更多一点的民主色彩”,不仅是对新教在信仰自由、教会组织等方面所展现出的民主特质的肯定,更是对新教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认可。 三、不同时代下的民主办教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国情,家长式和一言堂式的办教方式还是相当普遍的。这是同《新约》时代教会的传统相违背的,也是同社会主义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丁主教的这段话深刻指出了在教会管理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社会主义民主精神的矛盾。确实,如何在保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实现宗教事务的民主化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新约》时代下的民主办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新约》时代下的一次重要会议——耶路撒冷会议。1、会议开展的民主性耶律撒冷会议的显著特点是其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在这次会议中,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重要事务(参徒15:2、5)。这种集体讨论和决策的方式,确保了各方意见都能得到充分表达,避免了单一声音或权威垄断的情况,也就是丁主教提到的“家长式”,教会原本就不是一个父权制度下的等级制的组织,而应当是彼此相爱的团契。教会领袖和教职人员不是教会的头(基督是头),而是教会的仆人,为要服侍教会。2、结果确立的民主性“那时,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参徒15:22)。可见会议的决策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单独作出的“一言堂”式的决策,而是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后达成的共识。这种民主决策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提升了教会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耶律撒冷会议的民主决策过程中体现出对信徒的尊重和信任。信徒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考虑,这有助于激发信徒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会组织的活力和发展。(二)新时代下的民主办教依法依规民主办教是新时代对教会的要求:第二十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成员,经民主协商推选,并报该场所的登记管理机关备案。从民主办教的角度来看,宗教事务条例中的这一条规定非常符合民主管理的原则。宗教活动场所成立管理组织,并实行民主管理,这体现了对信徒群众的尊重和信任,确保了管理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通过民主协商推选管理组织成员,能够确保各方的意见和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平衡,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或决策偏颇的情况。同时,将管理组织成员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也增加了管理的规范性和监督力度。这种民主办教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宗教组织的和谐稳定,增强信徒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推动宗教事务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这一条规定是宗教事务管理中民主办教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宗教组织的民主化进程。四、小结丁光训主教说:“今天,三自必须以办好教会为己任,这样才能吸引广大信徒站在三自爱国的旗帜下。”丁主教的一生都显出了他对于“办好教会”的期待与努力,特别是关于民主办教的论述——从传统教义的确立中、教会发展的历程中以及圣经文本的启示中汲取智慧,为今天苏州教会,乃至中国教会推进基督教健康传承之民主办教的再思考提供有效的资源、进路及方案。对于今天的苏州教会而言,传统教义往往融汇在日常的圣道宣讲中,而丁主教“上帝是爱”的上帝论思考,是非常精准且实际的,在宣讲的过程中,以此展开将会使人与人、人与教会、人与国家都能以爱紧密相连,民主风气也必能随之形成。以史为鉴以知兴替,对于苏州教会的发展历史而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教会体制——特别是中国教会的体制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创新与完善,苏州教会在这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已逐渐形成一个有架构、成体系的新时代教会。作为一个传道人,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绝不能轻视《圣经》的教导,在“发展中解读经文、在环境中诠释经文、在时代中宣讲经文”,是对于今天教职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解经讲道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当下的处境讲出“合神心意、造就信徒、贴合时代”的道。在新时代中,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新方针、新政策,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推动宗教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二、完善宗教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和权力,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和谐稳定。逐步实现宗教事务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如同中国基督教两会发表“关于中国基督教推进全面从严治教的倡议书”中所倡议的那样,今天的教牧同工都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成为“民主办教的有力推动者”!
-
浅谈教会管理之民主办教——盛恩慈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讨论教会管理中的民主办教理念,以及强调教会内部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的管理方式。本文以介绍教会民主办教的概念和其重要性为导向,进一步阐述民主办教的原则、具体实践以及它所带来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笔者教会实践中的思考,梳理教会民主办教理念。最后,本文提出应对挑战的策略,并强调教会民主办教对于基督教健康传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会 教会管理 民主办教 引言关于中国基督教推进全面从严治教的倡议书中倡导,要成为民主办教的有力推动者,这对于教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在教会实践过程中也发现,教会能够健康地传承,民主办教是一个重要环节。借此想探讨教会管理的民主办教理念,简言之,就是教会内部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的管理方式,这种理念强调了教会不再是一个人的独唱,而是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决策、管理的队伍。通过探讨民主办教的理念,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基督教的核心价值,培养出具有信仰力、领导力、服务力的传道者和教会领袖团体。本文将详细阐述民主办教的理念、原则和具体实践,以及它所带来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一、民主办教的原则民主办教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行动。通过民主办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平等、开放、包容的教会,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1. 平等尊重原则:从圣经表述中平等的思想看,教会中应当践行人人平等,彼此尊重。对于中国基督教的教牧同工如何认识这一原则,丁光训主教早已作出说明和提醒,在体现民主办教理念的同时,亦表明民主办教原则中平等尊重的内涵。“好牧人应当像一位好的庄稼人,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心志去帮助信徒成长。凡神交给我们去看顾的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创造工程中的半成品,或还没有完成的成品。他们都有他们的神圣性,不容我们不去尊重,不容我们任意对待。”2. 自主自愿原则:从信仰层面讲,教会以基督为首,属基督的教会不能独断专行。各样决策应该是自主自愿、甘心乐意的,而不是强制性的。不难想到,实行独断专行的地方,信徒感到压抑,“敢怒不敢言”的现象是表面上的一时的太平,许多人心里不以为然,到一定时候是会爆发的。3. 共同参与原则:教会鼓励信徒参与堂务的商讨,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是让众人走向成长的道路,信徒在参与中成长,相应的牧师也在成长,这一原则也有利于使教会成长为平等、团结、友爱的教会。二、民主办教的具体实践民主办教既为增强教会建设亦为服务社会贡献力量。我们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具备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的教会领袖;也需要鼓励成员共同使用资源,提高教会的整体实力。这将有助于增强教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使教会成为一个团结、互助、和谐的团队。丁主教在《今天我们向吴耀宗先生学习什么》一文中提到:教会内部要避免摩擦,成为爱的团契,那么,让民主精神贯彻到一切关系中去——包括同工之间的关系,牧师、传道和信徒的关系,牧师和堂务组织的关系,堂务组织内部的关系,信徒之间的关系,三自爱国组织和教会的关系,教内和教外的关系,如此等等——是个必要的前提。为了实现上述理念和策略,我们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具体实践。由此,对民主办教的具体实践有如下思考:1. 教会组织架构的民主化:我们需要建立民主机制,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徒行传》六章的拣选七执事,体现了初期教会实行民主管理的模式,当下教会的堂务委员会(简称“堂委会”)亦是很好的实践之表述。此处谈谈关于教会民主化管理的制度体现,以苏州市狮山基督教堂为例。为规范教堂的管理制度,实行公开、民主、高效的管理模式,提升信徒对教堂管理的参与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苏州市基督教两会(简称“市两会”)的规章制度,特制定了堂务委员会管理制度。其中,堂委会中信徒委员是定期从教会各侍奉部门和小组团契中协商推举或民主选举产生,经由大会公布后正式上任。堂委会中信徒委员每届任期3年,符合条件者,连选得连任,于同一部门连任不得超过三届。(当届内堂委增补人员需由堂委提名后经堂委会审核,通过后正式上任);另外,堂委会职权包括商讨本堂重要事工、团结协作有效协助教牧同工治理教会并开展事工、制定和完善本堂的各项规章制度、决定本堂的重大开支项目、讨论和处理本堂的重大事宜、物色并培养同工团队,使圣徒被成全,各尽其职,建造教会等等。2. 正信正行,共同行动:在民主管理中,带领信徒认真领会经典教义,并通过学习和参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保证准确认识和传播教义。如在防渗反邪工作中,对异端、邪教组织所从事的破坏行动,教会组织信众共同参与,共同抵制,共同揭发。3. 教会的财务公开透明:教会财务公开是指教会向教会成员和社会公众透明其财务收支、资金管理和使用目的等信息。这种做法不仅对教会的财务管理起到了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在财务上防止和减少不当行为,对教会诚信、责任心的树立,以及对信徒信任感的增强,都有很大的帮助。教会应该建立一种更好地服务于信众和社会的健康、透明和负责任的财务管理体系。三、民主办教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首先,民主办教使在决策过程中,教会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可以体现出更多教会信徒的愿望与需要。因此,民主办教既可以培养信徒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使教会充满活力、充满创新,同时也促进了教会内部民主化管理。其次,民主办教使教会解决内外问题,是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的。这种管理模式既有助于增强教会的凝聚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又可以促使信徒一起参与,一起行动,为教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而努力,从而推动教会的健康发展。这与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相符合的。2. 挑战:有必要探讨一下民主办教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民主办教可能因害怕变革或不信任民主决策过程而在推行过程中遭遇阻力。首先,权力的分配如何处理,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既要公正透明,又要在民主管理体制下进行分配;其次,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如何应对也是挑战:每个人在民主体系中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只不过有时候观点不一致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抵触;最后,更多的挑战是如何保持恒定、稳定。决策和行动的成效在民主制度中需要时间来验证,这对教会的运行和管理可能会造成一些压力,也会带来一些挑战。3. 思考:如何应对挑战。(1)沟通与引导:对民主办教的好处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加以说明,如:增加透明度,促进教会会员的参与感、归属感,提高做决定的质量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常性的专题内容宣讲,能够帮助教会了解民主原则,懂得实践,从而减少害怕、顾虑未知变化的情绪。(2)逐步实施:不需要马上彻底改革,可以通过逐步引入民主要素使教会逐渐适应新的管理方式。例如民主决策可先试行,首先从非核心决策领域入手,然后逐渐扩展到更重要的事务。(3)强化领导力:培养教会领导者的民主意识和领导才能,使之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在变革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领导者应对民主价值表现出承诺,并能起到积极沟通和斡旋不同意见的作用。(4)建立共识:找到共同点,以共识为基础,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这有助于降低内部紧张和对立,促进团队合作。(5)培训与发展:通过参加培训,个人可以在圣经知识、属灵成长、个人素养、对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解、教会服务能力、民主意识等方面得到提升。通过培训,使个人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这不但对个人的灵性发展有帮助,而且可以让教会的信徒起到正确的监督民主办教的作用,也可以促进教会的稳定与成长。(6)建立意见箱:为更好地满足当前教会的需要和未来的期望,定期收集教会信徒和同工对民主办教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执行措施。小结:在挑战面前,教会要考虑既符合民主原则,又与教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实施策略。民主办教能逐渐克服阻力,建立教会环境,使之更具包容性,更具生命力,更具可持续性。结语总的来说,民主办教这一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是有利于我国基督教健康传承的重要实践,对于基督教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教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民主办教,正是当下教会积极适应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回应,促使教会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而且增进团结、提高凝聚力、达成共同成长,持续推进中国基督教健康传承。因此,应当呼吁更多的基督徒参与民主办教,根据倡议书提出的“不断建立完善民主考核制度,自觉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组织,落实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亲属回避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坚决抵制“一言堂”和特权思想;探索和制定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设立公开监督举报平台”这些参考和指导性意见,共同为基督教健康传承作出贡献。从长远来看,新时代的中国教会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充满爱的环境,通过牧养群羊服务社会,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
从《罗马书》看个体意识教会与群体意识教会的均衡(摘要)——许恩杯
保罗写《罗马书》目的有两个:一是计划到西班牙传道希望得到支持;二是化解当时犹太基督徒与犹太之外的基督徒的张力,以使他们在基督里合一。一、个体意识教会与群体意识教会所指罗马教会最初由犹太人建立。公元49年,罗马皇帝革老丢因犹太人冲突将他们驱逐出罗马。革老丢死后犹太人逐渐回迁,但现在教会由外邦人管理,导致两者关系紧张。在这里,个体意识教会指的是犹太基督徒组成的教会/信徒,而群体意识教会则是由外邦信徒组成的教会/信徒。犹太人天生排外,属于个体意识的民族;而犹太人之外的基督徒则是多个民族组成的群体,倾向于群体意识。每个开放的城市教会都会面临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张力。本地信徒组成的原始教会对外来信徒存在排斥,至少是文化上的,比如语言风俗习惯等。以相城堂为例,阐述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均衡。根据2017年的一个统计,全区私设聚会点有40处。基督教信徒总计约5000人。受疫情叠加影响,信徒人数大大减少,全区信徒人数减少到大概2000多人。二、群体与个体的均衡——民主管理保罗在《罗马书》中试图解决犹太人与外邦人的矛盾,特别是教会管理权的运作。保罗的解决方案是将犹太基督徒与外邦基督徒圈在一个大的框架内,强调大家同为基督的门徒,都是罪人,都需要拯救。接着保罗把犹太基督徒的好,外邦基督徒的缺失说一下。目的是互相认同。最后保罗劝勉所有信徒都要在个人的灵命上追求。有这个共同的追求,就免了彼此纷争。管理的核心是均衡和协调,处理人事物在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神所造的万物是可以发展成为完美的,在这过程中需要管理。神赋予人类管理全地的权柄,这是人的责任和使命。民主不是要让人民来做主,而是体现人民的意愿让人民参与管理。民主意味着选择。民主有选择权,因此指向自由,有活力。民主管理教会,体现人民意愿,让信徒参与管理,选择与责任并存。管理教会目的是荣耀基督,造就信徒,通过参与教会的管理提升自我品德素质等。三、健康教会的均衡运作教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种种挑战和问题。虽然这些张力和斗争可能导致冲突,但教会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在曲折中前进。相城堂从2012年到2021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私设聚会点加强引导,促进了基督教在相城区的健康传承。1. 寻求思想上的认同私设聚会点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竞争和排斥。从本文的视角看,市基督教两会是属于群体意识的教会,而私设聚会点属于个体意识的教会。如何均衡运作,使相城区教会成为一个健康教会?为实现思想上的认同,我们借鉴保罗对罗马教会的方式,强调所有信徒都是耶稣的门徒,都是蒙恩的罪人。我们努力消除关于得救的误解,明确得救不是取决于聚会的规模,而是基于对基督的信仰。这一过程中,我们与私设聚会点人员开展持续的联络,帮助他们认识到教会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教会都会面临挑战。2. 政治上的认同与法律意识有的私设聚会点神学思想相对保守,对圣经的解读随意发挥,很容易误导信徒,影响基督教健康传承。然而,我们却一致强调,作为公民,所有信徒都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不仅是责任,也是信仰的体现。通过对《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解读,我们帮助信徒提高法治意识,增强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减少误解与隔阂。3. 自身强就有吸引力除了思想和政治上的认同,我们还通过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增强吸引力。尽管市基督教两会赋予我们引导私设聚会点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提升权威性。权威的建立在于对基本信仰的认同及自身美好见证。我们以保罗的劝勉为指导,鼓励信徒追求个人属灵生命的成长和彼此相爱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展示基督的爱,吸引私设聚会点的信徒愿意与我们共同追求属灵成长。4. 相互尊重以促进有效对话在引导私设聚会点的过程中,均衡的核心在于合一而非统一。我们强调在基督里追求共同的目标,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实现有效联络的前提。我们不强调自己的好,而是在基督里一起追求好。我们积极搭建与私设聚会点同工对话平台,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邀请各方参与讨论,确保信息的透明与沟通的顺畅。此外,我们鼓励他们关注市基督教两会的动态,以增进相互理解,减少误解与敌意。总结个体意识的教会与群体意识的教会这是一个差别,甚至是一个矛盾。历代教会有因教义教规和圣经的理解不同产生张力,管理者才不断去解决去均衡,教会也因此不断增长和发展。因为消除了误会,达成了和解/谅解后的共识,就走到了一起共同发展。这就是融合。著名学者卓新平认为,基督教中国化的三要素是:对中国政治的认同、对中国社会的适应及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而现在卓新平教授把对中国文化的表达改为融合。当然融合并不是融化,融化就没有自己。融合是有自己的特性,而与周边的人及事物和谐相处。健康教会的均衡运作不仅关乎教会内部的和谐,更涉及到与外部社会的关系。通过思想认同、法律意识、道德吸引力和相互尊重,我们努力实现教会的合一。在这一过程中,基督的爱始终是推动我们前进的主线。均衡不是要大的均衡掉小的,也不是多的要均衡掉少的,而是好的均衡不好的,而都成为美好。在基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盼望苏州教会成为更加美好的教会。
-
浅探推动民主办教路径:完善民主考核制度——计丽琳
[内容提要]在深化基督教中国化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强化从严治教的实践,是推动基督教在新时代背景下健康、持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轨迹和教会传统中蕴含的民主管理智慧,为当今教会管理民主考核制度优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镜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将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精髓与教会传统民主管理的智慧相结合,通过清晰界定考核准则、构建多元化综合评估框架、强调反馈机制与持续改进,以及提升透明度和促进信徒广泛参与,增强民主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实效性,从而为教会管理民主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旨在保证民主考核不仅成为衡量绩效的有效策略,更是推动教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基石。关键词:民主办教、民主考核、教会管理 引言:20世纪50年代初,在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通称《三自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的开始,该运动引导中国教会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丁光训主教在总结三自爱国运动主要成就时说:三自运动“使中国的基督徒变成了爱国的基督徒。三自帮助我们明辨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中国基督教成为信徒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团体,但丁主教也指出“三自成就巨大”“三自任务未了”,中国基督教应进行以加深对三自的认识为内容的再教育,要从自办教会发展到办好教会。三自原则是中国基督教办好教会的根本原则,民主办教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必然要求、重要保障、战略举措,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全面从严治教,带头守法遵规、提升宗教修为”。因此坚持依法、依规办教,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是推进全面从严治教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我国基督教的整体形象和健康传承。通过健全有效的民主考核制度,促使广大教牧人员更好地履行使命职责,本文将从“建立完善民主考核制度”为切入点,探讨实现民主办教的路径。 一、传承智慧: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智慧的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即考课制度,是以官员任期为基础,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官员任职期间的品行、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加以分级,据此决定其晋升和去留。该制度在管理中不仅起到激励和警示的作用,同时体现了选拔贤能、奖励勤政的核心价值,又为官员晋升、退职提供了公平、公正的途径,是古代治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史记》记载,大禹时期已设立“会计”制度,负责监督和管理诸侯的功绩。西周初期,考核体系初形成,设立了从善、能、敬、正、法、辨六个方面的考核标准。战国和秦汉时期,这一机制逐步完善。例如:战国时期地方官员需将辖区工作成绩汇编成册,作为上级考核的依据;秦汉时期则通过预算和计簿对各地郡臣进行考核。汉代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逐级考核体系,从下而上逐层考核,形成了有序的考核链条。唐朝实行“考课”制度,规定每年进行小考,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考,小考用于评定等级,大考则决定升降和赏罚。考核由吏部下属的考功司负责,三品以上官员则由皇帝亲自考核。为防止考核舞弊、确保公平公正,唐朝还设立了考核监校。清代则主要通过“京察”和“大计”对官吏进行考核,每三年一次,依据“四格”和“八法”标准来决定升降。通过明确考核标准、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重视反馈整改、强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智慧为完善现代民主考核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把民主考核工作与促进民主办教工作落实相结合,与时代背景和实际需要相结合,使民主考核工作更具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 二、探索学习:圣经原则和教会传统中的民主考核《圣经》中关包含了一些与治理、领导和责任相关的原则和记录,这些可以被视为古代社会对领导者和治理者进行审查和考核的早期形式。在《出埃及记》中,因处理争端和问题的工作繁重,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建议摩西设立官员和审判者,以分担治理的责任,这建议可以看作是一种早期的治理和考核制度,领导者被分配了责任并对其治理效果负责。在《撒母耳记》中,以色列民要求设立王来治理国家,而先知撒母耳则强调了对王的责任和对其行为的审查,即使是王也需遵循神的律法,行事公正,体现出一种对领导者行为的监督和责任考核。《箴言》和《诗篇》中频繁强调领导者应当公正、仁慈和智慧,这些教义反映了对领导者道德品质的重视,也暗含对领导行为的审查。在《使徒行传》中,记载了早期教会如何通过选举长老和执事来治理教会事务,执事和长老的选拔需得到会众的认可和审查,体现了一种初步的集体监督和问责机制,这与民主考核的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尽管《圣经》中没有明确的“民主考核”制度,但其教义和治理原则确实体现了对领导者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强调了道德和公正的重要性。这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现代治理体系提供启示。历代教会在治理和考核方面的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宗派对领导者责任和问责的重视。虽然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考核”并非教会治理的核心,但教会的治理体系确实经历了演变,从早期教会的简单结构到后来的复杂体系中,都包含了对领导者行为的监督和考核。早期教父时代的治理思想,如伊格那修和克雷门特强调教会领导者(如主教和长老)需要在道德和教义上表现出良好的榜样。虽然这些教父并未建立明确的民主考核机制,但他们对教会治理中的道德和责任的强调,体现了对领导者行为的隐性监督。中世纪教会的主教制度、教会会议、主教选举等,会议的决策对教会的治理和领导者行为起到了考核和调整的作用,教会通过召开大公会议来解决教义和治理问题,如公元325年的尼西亚会议。一些地区的教会采用了由教区内的神职人员和信徒选举主教的方式,这种选举虽然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考核,但确实为主教的任命和行为提供了监督机制。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新教的治理如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推崇的长老制教会(加尔文主义教会),设立了由长老和牧师组成的教会领导结构。这种体制中,长老们负责对牧师和教会事务进行监督,体现了某种形式的集体问责。还有一些宗教改革后的教会,特别是由加尔文推动的教会,采用了公会制,由神职人员和信徒共同组成,以监督教会的道德和纪律问题,这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了对教会领导的监督和考核机制。虽然《圣经》及早期教会治理中并未明确规定所谓现代的民主考核制度,但教会历史中的治理发展显示出一种逐渐增强地对领导者行为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从早期的使徒选举、主教选举,到宗教改革后的长老制和公会制,再到现代教会的民主化治理,这些演变体现了对教会管理者的责任和行为的不断关注。 三、借古鉴今:完善民主考核制度推动民主办教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考核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机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注重通过集体智慧和协作来实现目标。《圣经》中的教导同样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提倡通过共同商讨和评估来达到管理的最佳效果。这些传统智慧均强调民主考核的重要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蕴含深厚的管理智慧和原则,也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宗教环境的变化,教牧人员的角色和职责日益复杂,在现代教会中承担着属灵生命引导和组织管理的双重任务。教会的民主考核方式作为提升教牧人员素质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促进其个人发展。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往往忽视了教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而民主考核方式则通过赋予教牧人员更多参与权和反馈渠道,促进其自我反思与发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圣经》中的教义以及教会传统中的考核实践,我们可以在现今教会的民主考核中,把握以下原则,制定出更加符合本堂实际的民主考核制度。1.明确考核标准和目标l 制定考核标准:教会要针对服侍情况、同工搭配沟通等方面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具体,可量化,切忌含混不清、主观评断。l 设定考核目标:考核目标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个人目标和教会目标。比如个人目标可以是策划组织某项活动、撰写学术论文、研经讲道等;而教会目标则可以是增加信徒的数量,增加他们的参与度等。2.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l 自我评估:教牧人员首先要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这不仅促使同工对自己服侍情况进行反思,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反馈的初步考核。l 同工评价:邀请教会同工对教牧人员通过建立反馈机制的方式进行考评。这样的考核应该是工作能力、团队协作、交流效果等。l 信徒反馈:教会信众可透过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等方式,特别是涉及教会主要服务工作部分,反馈教牧人员的服侍情况。l 领导层评估:教会的领导层(如堂委会、管理小组等)对教牧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服侍表现和对教会目标的贡献程度。3.进行定期考核l 考核频率:每季度、半年或一年定期开展一次考核工作。定期的考核能及时帮助同工发现问题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提高。l 考核形式:可采取年度考核与周期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年度考核以年度工作成绩为总结依据,而周期考核则侧重于近期的工作进度。4.进行全面反馈和沟通l 反馈会议:考核完成后,应组织反馈会议,并将详细的考核结果及改进意见提供给教牧人员。回馈要具有建设性、突出优点,同时指出有待改进之处。l 开放沟通:教牧人员应有对考核结果提出质疑和解释说明的途径、机会,确保考核过程公平、透明,以此避免误解和不满。5.制定改进计划l 个人发展计划: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包括培训需求、个人发展目标等在内的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促进个人涵养,提升神学修为,增强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教会。l 绩效改进措施:若考核结果表明工作能力存在问题的,也应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给予教牧人员必要的支持,提供相应的资源。6.保障考核的公正性l 避免偏见:考核过程中应避免个人偏见和情绪因素影响。考核要有客观的数据及反馈。l 保密性:考核结果应当保密,保护教牧人员的隐私和尊严,只有相关同工才能查看讨论。教会通过上述方法,既能公正、透明、有效地对教牧人员的服侍表现进行考核,又能促进教牧人员的个人进深发展,最终实现教会良性成长。苏州市基督教两会为提升教会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在管理过程中已逐步引入民主考核办法。《基督教中国化苏州实践工作指标和保障措施》的出台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考核机制,确保苏州教会在实践中严格遵守基督教中国化的指导方针。这既充实了考核内容,又为苏州教会规范管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保障措施。因此,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运用合理有效的民主考核办法对教牧人员个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是完善教会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1.提升自我认知民主考核促使教牧人员时刻自省,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对自己的信仰实践、服侍果效以及与教会信众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有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后续提升提供方向和目标。2.促进沟通与合作教牧人员通过互评机制,建立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可以使教会内部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增强团队意识。3.激发学术与灵性成长民主考核的内容往往涉及教牧人员解经讲道、学术研讨等指标,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教牧人员素质水平,这一过程激励教牧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同时,教牧人员在面对反馈时,也更易于意识到自身灵性与学术上的成长需求。4.加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参与考核评估不仅使教牧人员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也增强了他们对教会使命感、认同感。责任感的增强促使教牧人员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会服侍中,提升其服侍热情与动力。教会民主考核办法是积极促进教牧人员发展的一种方式,提升教牧人员的自我认知,加强同工之间的沟通合作,激发学术和灵性成长以及强化责任意识。因此,教会在民主考核机制方面可进一步探索,并加以创新,以此更好地满足教牧人员的发展需求,推动教会的整体进步,使教会更有凝聚力,成为更具有自立能力、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基督教会。 四、总结我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源远流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考核内容逐渐全面、日臻完善,不仅注重官员的德行考核,也渐渐形成了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体系。古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漫长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学习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变迁,以辩证的视角审视古代官员管理制度的演变,评估其利弊,对现代教会管理考核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圣经》中的一些教导也反映了对领导者、决策者的监督、责任以及品德考核。因此,无论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基督教教义,民主考核被看作是一种可以激发集体智慧、促进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机制。既有利于避免个人成见、滥用权力,又能使教牧人员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大家在一个公平正直、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各展所长,共同追求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这种文化、宗教背景下的智慧,使教牧人员的凝聚力、工作效率大大增强,为现代教会组织管理提供了深刻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