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兴者约西亚——于华伟
经文:《列王纪下》23章1-3节, 23章25节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这样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中国人的历史观: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一种内部性的矛盾化解整合。以色列的历史观则不同,而是生死存亡。当我们以不一样的历史视角审视约西亚王,就会有不一样的看见。
一、约西亚王是谁?
约西亚是南国犹大的王,出生于公元前648年。因为其父亲亚扪在位仅有两年左右就被刺杀,年仅8岁的约西亚被推上王位。约西亚在南国犹大作王31年,因为他极力效法他祖大卫的做法,得到神人的喜悦,犹大国经历了短暂的复兴,为大卫王国后期保留了最为宝贵的的信仰繁荣。因后来约西亚王被杀,约西亚王时代犹如流星一般,短暂而璀璨。既令人神往,又令人无比的惋惜。正因约西亚敬虔爱神,以及他所作的一些改革,成为继大卫王后被神所夸奖的王,也成为标杆与榜样。在这样一个信仰迷失的时代,各种挑战接踵而至的环境,他的一些做法和举措值得后人认真思想和学习。
二、约西亚王当时的处境
约西亚王是亚扪的儿子,玛拿西王的孙子。亚扪王在位较短,而且很多做法延续玛拿西。在玛拿西当政期间,南国犹大经历了政治的腐朽、信仰的败坏、社会的动乱、百姓民不聊生的处境。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情景下,约西亚登基作王。
1、复杂的国际环境
在约西亚登基之时,北国以色列已经不复存在,已被亚述帝国所灭。南国犹大的周边,存在着这样三个帝国,一是北部的亚述帝国。当时的亚述帝国正经历从强到弱的过程,政治的侵略性因为国力和领袖的缘故变得脆弱;东边的巴比伦正经历快速强大的过程,在政治和军事上表现出更加残暴(诗篇137篇);南边的埃及帝国虽然在对抗亚述的过程中,保存有实力,在面对蒸蒸日上的巴比伦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在安全上给与南国犹大保障。因为面对逐渐强大的巴比伦,埃及选择了支持昔日的老对手亚述转而对抗新兴的巴比伦。这样正应验政治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用永恒的利益。
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局势,积贫积弱的犹大国到底何去何从,该如何抉择就摆在约西亚面前。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万丈深渊。
2、混乱的国内局势
在约西亚当政之时,因为其祖父玛拿西的缘故,国内普遍存在偶像崇拜,在各山岗上,各青翠树下,百姓肆无忌惮,大肆偶像崇拜,邪恶行淫乱。因为宗教阶层腐朽的问题,既不能在信仰上给予信徒满足,又不能在自身修养上带给时代以榜样,反而都变本加厉,贪图享乐,心中无神。甚至神圣的圣殿中也充斥着异教的习俗和器物。让这样一个以圣殿为信仰中心能够带来凝聚力的希望不复存在。
3、耶和华对玛拿西的责罚
之所以提到玛拿西王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因为玛拿西王在位时,非常推崇异教崇拜,包括迦南地的巴力与亚舍拉异教崇拜,也包括中东其它地方的异教崇拜。他拆除希西家王在位时所筑的邱坛,使百姓陷在各样的异教崇拜中。同时他还鼓励各种邪术、巫术、占卜、交鬼的行为。更为甚者,他破坏圣殿的庄严神圣,建立偶像的崇拜。玛拿西也以残暴凶狠而著称,他常常采取杀戮的手段,尤其是面对先知的指责和不同意见的人,手段极其残暴,先知以赛亚就是被玛拿西王用锯锯死。他在位时,社会道德沦丧,百姓信仰陷入混乱,社会充满不公不义。因政治上依附于亚述帝国,成为帝国角力的牺牲品。所以,玛拿西作王时,国内社会极度混乱衰退,国际上成为帝国争夺的羔羊,信仰上的败坏也导致神的审判。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接任的王无论如何都回天乏术。
三、约西亚的复兴举措
1、存心敬畏神
敬畏的希伯来文基本含义是敬畏、惧怕和尊崇。表现在敬畏神不但是单纯的敬畏,也表现为对权柄的顺服和对神慈爱与恩典的回应。如亚伯拉罕敬畏神,他顺服神的呼召,顺服神的命令献祭以撒等。敬畏一词在希腊文含义基本延续了希伯来文的含义,同时将其升华。从敬畏神到爱神,如爱里没有惧怕等。
箴言22:4,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约书亚在他生命最后的时间,与以色列人临别的谈话中曾告诫以色列人,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侍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约书亚告诫以色列人,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的侍奉他。
约西亚最为宝贵的生命品质就是他敬畏神,心中始终保持对神的那份敬畏之情、敬畏之心,始终把神摆在第一位,并且以敬畏神为出发点处理国内大事。保持对神的敬畏,这正式大卫王蒙神喜悦和祝福的宝贵品质,这也正是以色列人和犹大人是否蒙神祝福或被神弃绝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约西亚王内心对神敬畏,神处处保守看顾并祝福约西亚王。
反观今天的基督徒,敬畏一词可以很好的概况与神的关系状态。因为世俗化的冲击,理性主义的崛起,物质利益的诱惑,对神公义与慈爱属性认识的偏差,将信仰归于功利化的目的,缺乏信仰的传承,甚至教会属灵氛围与榜样的缺失,都导致信徒生命的光景走下坡路,导致信徒对神的敬畏之心逐渐淡化,与神的关系不断疏远,信仰就变成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个人主导的状态出现。这些都是非常危险,这正如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下,他们经历了神大能的手,在迦南地安定下来之后,生活不断满足,物质不断丰富,而信仰的表现却不断淡化,不断的向偶像靠近,以致堕落,最终面临审判。
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基督徒要反思信仰,是否时常保持对神的敬畏之心。诗篇111:10,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
2、修建圣殿
以色列人对圣殿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这不仅体现在其民族的历史性,如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听从神的命令,在摩利亚山上将以撒献祭,摩利亚山就是建造圣殿的地方。当然这是神考验亚伯拉罕,故此他蒙神赐福。
另一方面是因为,圣殿承载了其民族的历史、身份、盼望和归宿所在。圣殿作为神的居所,象征着神的临在,他们来到圣殿,就是回到神的面前,可以透过献祭表达与神的关系,就是在表达他们是蒙神祝福的含义。同时,圣殿见证了他们整个民族历史的发展,从兴起、昌盛、衰落等,圣殿是最重要的见证者。因此,他们看到圣殿,所有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信仰的情感都找到了本源,都找到了归宿。
可想而知,当约西亚作王的时候,因为他对神有敬畏之心,他就必然会关心圣殿的状况。圣经描述,约西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卫所行的,不偏左右。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寻求他祖大卫的神。到了十二年,才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坛、木偶、雕刻的偶像和铸造的像。众人在他面前拆毁巴力的坛,砍断坛上高高的日像,又把木偶和雕刻的像,并铸造的像打碎成灰,撒在祭偶像人的坟上。将他们祭司的骸骨烧在坛上,洁净了犹大和耶路撒冷。派遣专人专款修补圣殿,故此蒙神人喜悦。他对圣殿的行为表现,就是他信仰的真实反映,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投射。
大卫说,他渴想神的殿,他宁愿在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篷里。当大卫将约柜抬回耶路撒冷的时候,他在前面跳舞歌唱赞美神。他知道他的王位和一切的祝福,都是因为神的缘故。故此,圣殿就为大卫王朝历史延续的祝福所在,是神临在的外在显露。从这个角度来看,约西亚王的修补圣殿的行为是大大蒙神祝福的。
今天,我们也要不断建造我们的教会,营造属灵的氛围,建立美好的生命团契,建造美好的活动环境,我们这样做,也必蒙神祝福。
3、发现约书并遵行
信仰的复兴是因为人对神的敬畏,根本在于人渴慕并遵行神的话语。当约西亚差派修建圣殿人员发现约书,就是摩西所传耶和华的律法书并听到耶和华的话语时,他就撕裂衣服,嘱咐祭司,告诉他们说,你们去为我为以色列和犹大剩下的人,以这书上的话求问耶和华。因为我们列祖没有遵守耶和华的言语,没有照这书上所记的去行,耶和华的烈怒就倒在我们身上。他派人求问女先知户勒大,并接受先知的建议,带领全国百姓男女老少,重新与神立约,并立志遵行。故此,他就大大蒙神祝福。圣经对他最终的描述是,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故此,约西亚在敬畏神,寻求神,遵行神的话语方面的信仰品质达到了像大卫王一样的水准。
信仰的复兴不是随随便便的,约西亚王当时面对的挑战非常艰难。但他保持对神的敬畏,修建神的圣殿,决志遵行神的话语,带来了自大卫王以来再次信仰的复兴。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的信仰挑战,约西亚已经为我们树立榜样,只要我们保持对神的敬畏,依靠神,遵行神的话语,我们的生命也会复兴,我们的教会也必然会复兴。愿上帝帮助我们,祝福大家,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