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拿着吃
经文:太26:26—29
正值过年时节,我们家人相聚,丰盛的饮食是每个家庭的必备。但作为基督徒,还有一样“吃”是我们当牢记的,那就是主赐给我们的圣餐。基督徒的喜乐满足不仅在于与家人的相聚及吃喝快乐,更内在于在基督里我们有得救的应许和永生的盼望。
有关圣餐的最初场景,让我们回到近两千年前的那个夜晚。以色列人都按着他们的宗教历法在过新年——逾越节;耶稣和门徒聚在一起,共吃逾越节的筵席。此刻的耶稣即将面临被捕与受害,而众门徒仍不明就里。在这逾越节的筵席,在这最后的晚餐中,耶稣设立了圣餐。这圣餐是为门徒设的,也是为我们这后来蒙恩信祂之人设的。让我们追随圣经的教导及我们的信仰传统,明白圣餐的意义。
一、圣餐的设立
耶稣设立圣餐的背景是逾越节,逾越节在以色列的民族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色列的民族记忆源于他们出埃及的经历,是耶和华神亲自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为奴之地,并在神的带领下越过红海,从此开启以色列人新的历史篇章。在庆祝逾越节中,最重要的是逾越节筵席。逾越节的筵席围绕着四个杯进行,一般是家中的父亲来主持。
筵席首先由父亲举杯向神感恩开始,这是成圣之杯。喝完此杯后,食物被摆上桌子:烧烤的逾越节羔羊,无酵饼、苦菜和一碗酱料。在喝第二杯之前,父亲将宣告并讲述耶和华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获自由和让他们进入应许之地时,神为他们成就的事。同时,父亲将解释逾越这个词和逾越节筵席各部分的意义(包括羔羊、苦菜和无酵饼)。藉此,犹太人的后代重温并参与到他们祖先的获拯救经历中。作为回应,所有成员喝第二杯,并唱诗篇第113和114篇来回应。这第二杯被称为宣告之杯(或释放之杯)。接下来就要真正品尝逾越节的晚餐了。当这些食物吃完后,父亲要举起第三杯酒祝福,称为救恩之杯。当要结束逾越节的筵席,首先要唱诗篇中的哈利路亚篇,即《诗篇》第115—118篇,以此向神献上感恩祭。诗116篇13,15—17节“我要举起救恩的杯,颂扬耶和华的名。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耶和华啊,我真是你的仆人;我是你的仆人,是你婢女的儿子。你已经解开我的绑索。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第四杯被称为赞美之杯,喝完以后逾越节的筵席就结束了。
在逾越节的筵席上,耶稣拿起饼来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对照《路加福音》,我们看到耶稣解释新的逾越节筵席时祂喝了第二杯。耶稣赋予这饼一个新的意义——这是祂的身体。这是弥赛亚的新逾越节!吃饼之后,耶稣喝了第三杯(“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27—28节)耶稣这话表明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杯了,而是为多人流出使罪得赦的立约之血。
福音书中没有提到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喝了第四杯。相反,耶稣说祂将在父的国里完成这筵席并喝最后一杯。耶稣告诉他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29节)耶稣被捕前在客西马尼园中满怀忧伤地向天父祷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在巨大的苦痛中,耶稣知道最后的杯和新约逾越节筵席的完成意味着祂巨大的苦难,就是那巨大的苦杯,这杯将以祂的血充满。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说“我渴了”,当他喝了那酸酒,说“成了”后便将灵魂交付神了。当耶稣说成了,祂不仅指着祂的生命,这也意味着新约的逾越节筵席的完成——在耶稣死亡的那刻,最后的晚餐在十字架上真正成全。
圣餐的设立是基于逾越节的筵席,更是基于耶稣基督的神圣牺牲。
二、圣餐的内含
我们怎样才算对圣餐有合宜中道的认识呢?这需要我们查考圣经,并追溯我们的信仰传统。
我们先来看圣经,在经文26节,我们看到耶稣的几个动作:拿起、祝福、掰饼、递给,此时耶稣宣告: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然后祂又举杯祝谢。这圣餐(圣餐礼)是耶稣亲自设立的,为要使信祂的人(包括在座的我们)得着祂,并得着祂的救恩。耶稣说:“这是我的身体····是我立约的血,为你们流出来,使罪得赦。”这些话指明了圣餐的益处——在圣餐礼中,我们得到基督,我们罪得赦免,并得享祂赐我们的生命与永远的福乐。
藉着圣餐,主一次次向我们坚定祂的约。主说这是祂立约的血,藉着这样的牺牲,祂把罪人从罪恶权势中拯救了出来,使归入祂名下的人能披戴祂的义,蒙恩得救,有永生的盼望。每次举行圣餐,我们都当深感自己的软弱与不配;但主却依然信守祂的约,保守我们到底。也藉着这圣餐礼,我们要一次次悔改在主的面前,认自己的罪,靠着祂从新得力,活出神儿女当有的样式。
但在实际的教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圣餐的饼与杯怎就是基督的身体有不同的理解,基督的身体是如何临在于这饼与杯之中呢?有人认为这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意义,纪念多年前基督为救赎我们成就的圣工;有人认为圣餐就是基督耶稣的身体,祝福之后的杯与饼便不再一样了;还有人认为圣餐有灵丹妙药的功效。圣经在这方面没有更多说明,圣经只是记载耶稣说:“这是我的身体。”围绕这个“是”是何种意义上的是,人们有不同的思考与看见。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理解。在此,我们来看两位对基督新教影响至深的改教家的属灵看见。改教家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在天父的右边,但同时祂也在你我的心中。这位在圣父右边的同一位基督以祂的临在充满天地,因为基督无处不在。所以圣餐是耶稣基督身体和宝血真实的临在,基督的身体与血藉着饼与酒“在饼酒之内,与饼酒一起”赐给我们。路德认为祝福之后的饼与酒的实质没有改变,它们继续保持原来的本质,但是他们(饼酒与基督的身体)联合在一起,我们在领受圣餐时两者一起领受。这种神秘的结合正如我们相信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一样。
另一位重要的改教家约翰·加尔文对此也有重要论述。加尔文一方面将饼与杯视为基督身体与血的标记;另一方面,他教导基督在圣餐中属灵的临在。基督的身体没有以饼与杯的形式进入我们里面,而是藉着圣灵使祂的生命进入我们的里面。圣灵成为联合的纽带而使我们真实地与基督联合,这是圣灵的能力与奥秘。加尔文和路德一样,认为圣餐加强了我们与复活之主的联合,所以要真实而本质地领受基督的身体。
综上所述,圣餐可不是简单地纪念一下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复活而已,乃是我们在圣餐礼中经历基督特别的同在。当领圣餐的主日,我们更当满怀期待到主殿前,倒空自己承接主恩。在这圣礼中,我们举心向上,我们求主垂怜。藉着圣餐礼使我们的生命连与主的生命,使我们的性情得与主的性情有份。
三、圣餐的领受
我们知道了耶稣设立圣餐及其含义形式后,所有受洗的基督徒都当渴慕领受这圣礼,并怀着感恩与悔改的心来领受主的身、主的血。为此我们当明白:
第一,这是圣事。我们决不可像普通吃喝那样去领受圣餐。惟有神话语的权能,惟有耶稣所说的“为你们舍的”,“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的话语才能成就这大事。神的这话使属肉体的吃喝有了真义,是圣餐礼中最主要的,不然就只是属肉体的吃喝。我们凡相信的,便得着神在这话里所申明的,所应许的,就是罪得赦免。这是圣事,我们经历主在我们中间,在此我们预尝神主恩的滋味,更因此而盼望在将来永恒的国度里我们能有份与羔羊的婚筵。
第二,预备己心。人往往先看人的外表,再看内心;但我们的神能看透人的内心,神看重人在祂面前所存的心。我们领受圣餐是基于对神话语的确信——这是主为我们赦罪流血的身体,同时我们体认耶稣鲜血为我的罪而流,感受救主之恩何等之大、主爱何等之深,这才是好的预备;那些不信或疑惑的,便是没有好的预备,便是不配领受的,即使领受了也没有益处。我们内里五饼二鱼的摆上,圣灵会带领我们有更深的经历,甚至祂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祷告。
第三,按理领受。《哥林多前书》11章27节“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我们若对自己的罪毫不敏感,任由罪在我们身上发动而不悔改,就是干犯基督的身体与宝血。所以基督徒要保守自己的心怀意念,在领受圣餐之前更要省察自己,不然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藉着领受圣餐让基督在我们心中作王,我们的心意被主更新而变化,远离恶事。值得注意的是:按理领受,不是按礼领受,可见圣餐礼可以有不同的仪式程序,但其内含非常关键。
第四,团契合一。圣餐特别表达了基督身体内的团契合一,基督徒彼此间同饮主的杯、主的血。我们承认肢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我们在基督里成为一体,年龄、职业、身份、地位都不影响我们成为主内家人。肢体之间要彼此饶恕、彼此代祷、真心扶助,并把基督奇妙的爱带给身边的人。圣餐礼是一种爱的互动,我们在神的面前同有一样的地位,同有一样的生命,共同连于三一上帝的生命。
我们听了道并预备自己的身心,剩下的就是全然交托、倒空自己、满怀信心地加入到教会的圣礼之中,呼求圣灵在我们中间行祂奇妙的作为,显明教会合一的见证。
结语:
弟兄姐妹,正如吃饭是为了使我们的身体有行动的力量,圣餐这属灵的食粮正是加添我们内在生命的力量,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并经历在基督的里面。让我们每次吃喝领受主的饼与杯之后,就有因信祂而有说不出来的大喜乐。 我们吃喝领受了这神圣的礼物,就要让基督的生命内化在我们的里面,有基督的爱、基督的饶恕、基督的谦卑、基督的良善和平在我们心中。我们吃了这属灵的食粮就当刚强壮胆,在前行之路上去坦然前行,去播撒基督的仁爱、基督的刚强、基督的喜乐。